Get Even More Visitors To Your Blog, Upgrade To A Business Listing >>

大數據時代的民主

大數據(big data)是近年的熱門詞彙。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,人們在網路上大量搜尋、閱讀、消費、與交談,而這些網上行為被記錄下來後,形非常龐大的資料庫,可以從中探尋人們的習慣和喜好——這就大數據。大數據對許多領域都產生影響,其中一個就是「政治」。不少人擔心,大數據的蒐集與使用,長期來說很可能損害民主。

各種擔心當中,最常見的,就是認為大數據會讓「權力」從政府轉移到科技公司。人們的網上行為大多是透過各種電商平台和社群媒體來進行,因此數據基本上就儲存在這些科技公司的伺服器裡,尤其是幾家規模龐大的科技企業,比如 Facebook、Google、Line…等,擁有人們幾乎每個方面的資料。過去,政府知道我們的身高、體重、住家、收等;如今,這些資料也躺在科技公司的數據庫裡。

也許科技公司收集到的資料不如政府的直接(例如確實的收入數字),但通常可以透過數據分析的手段「猜測」出來(例如分析消費型態或水平)。如果過去政府的權力展現在可以掌握你相關資訊,甚至在必要的時候找到你,那麼科技公司現在也能展現相同的權力,而且速度可能更快。雖然很多時候,科技公司收集到的數據是匿名的,但根據近期研究,拼湊同一個匿名的不同資料(地點、購物、搜尋…等),幾乎可以百分之百標定出數據的「主人」。

就此,有些人主張,大數據應該「收歸國有」,只有政府可以管理和使用。不過,這樣不見得就對民主無害。民主的核心目標之一,是對於權力的警惕與制衡。固然溢出政府之外的權力難以受到民主制衡,但權力大增的政府也可能讓民主失去用武之地。在這一點上,我們必須討論一個經常和大數據並肩出現的詞彙——演算法(algorithm)。

演算法可以影響人們的選擇,這已經不是什麼祕密。藉由提供特定資訊,或者以特定方式呈現資訊,演算法製造了所謂的後真相(post-truth)時代——真相不再唯一,而是複數。這意味著,擁有大數據的政府,有能力借助演算法,將輿論導向特定方向,並進一步操控人們的信任。各國政府都清楚這點、甚至深諳此道,唯一差別是:有的政府「直接了當」的操弄與管控,搞得民怨四起卻敢怒不敢言;有的則透過非政府的個人或組織進行,讓人們以為那是自由言論市場的自然結果,政府並未介入。何者比較危險?顯然,沒有直接了當的回答。

不過,大數據也可能造成相反的效果:政府沒有操縱人民,而是人民操縱政府。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,畢竟,民主不就是「以人民為主人」,政府應該聽命人民意志而施政和行事嗎? 確實,這是民主的理想,但也正是因為如此,大數據反而會讓民主的缺點暴露出來。

一般來說,人民的意志主要靠投票展現,而在投票之前的競選活動與民意調查,可以說是一種「轉圜的餘地」:人民的喜好有機會也有可能改變。相反地,大數據時代,政府經常透過「網路輿情中心」之類的機構,來監看和瞭解人民喜歡或討厭哪個政策或人物。換句話說,人民的「選賢與能」並非只發生在投票的瞬間,而是發生在許許多多購買或租借某樣產品、按讚或轉貼某個新聞的每個時刻。

眾所周知,大眾的投票行為其實不理性居多(例如,光是用候選人長相就能預測當選與否)。如果就連有轉圜餘地的傳統投票都很難發揮深思熟慮的理性,那麼我們在網路上的各種微小行為,大概都和理性沾不上邊——情緒性點擊(emotional click)才是大宗。可以想見,如果政府透過大數據來「投民所好」,無論再怎麼民主,結果都可能非常糟糕。很不幸地,這正是近年來的民主趨勢:民粹主義(populism)崛起。

大數據時代,權力在何處(政府或企業?)或者權力如何用(操弄或順從?),雖然都是重要問題,卻不是核心。真的問題在於,無論是何者,大數據「聚合並突顯群體喜好」的技術特質,都會導致一個民主自古以來就為人所詬病的問題:多數暴政(tyranny of the majority)。無論製造民意,或順從主流民意,政府或企業都能因為這些「多數」而找到施政和行動的正當性。這才是大數據時代下,民主最令人擔心的一面。



This post first appeared on Technosophy, please read the originial post: here

Share the post

大數據時代的民主

×

Subscribe to Technosophy

Get updates delivered right to your inbox!

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