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et Even More Visitors To Your Blog, Upgrade To A Business Listing >>

【台灣教育】光復中學的納粹遊行事件能只怪"孩子"嗎?

(圖為柏林納粹猶太紀念碑/來源goldenage.hk)
#只是一味地譴責或漠不關心有幫助嗎?#不論學生與否,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,年輕絕對不是藉口。#到幾歲了才不算孩子才能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?
幾天下來,朋友間轉發了很多關於光復中學的新聞,第一時間我都沒有加以評論。老實說,在不知道真實的情況下,我沒有辦法遽下評論 (並不是我活在平行時空,完全不關注發生在家鄉的新聞噢)。畢竟影片都可以剪接了,更何況在是經過媒體一轉再轉,無法看出當時遊行的背景論述及呈現方式的照片。第二則是,看完許多的討論批評和撻伐留言串,使用的字眼多是「小孩」、「屁孩」…
我其實心裡比較大的疑惑是:17
歲還算是孩子嗎??而且同時間我注意到的是,朋友轉發給我看的,另一名站在柏林猶太紀念碑上拍藝術照的網紅。對我來說,那倒是非常直接的不恰當和觀感不佳,畢竟你就站在人家的傷口上。但奇怪的是,卻不像光復中學的遊行的事件受到社會群體撻伐,網紅得到的反而是眾多支持者的讚揚留言。為什麼?而這兩天在光復中學學生的信裡,有三件事讓我印象深刻,一是學生強調「我們只是高中生,我們只知道在學校讀完高中三年」、「我幹嘛要了解希特勒這個不行那個不行…我們只愛自己的國家」再來就是學生控訴官員無任何聆聽、溝通就直接單方面作懲處動作。
當然,不論學生與否,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,年輕絕對不是藉口。再說我認為,17歲也早就不是「孩子」了。
但回過頭想想,單方面地一味譴責撻伐光復師生們、或是漠不關心覺得「有那麼嚴重嗎?」,或甚至在未做溝通檢討之下就直接粗暴地懲罰(這也不是第一次官僚這麼做了),對台灣社會進步或是對教育環境改善真的有幫助嗎?
我們是否該想想,是怎樣的教育體制和社會環境讓台灣學生只知道讀書?不懂(或是不在乎)世界甚至自己的國家社會發生了什麼事?
仔細看你會發現,我們的教育制度跟環境無處不是文憑掛帥。在台灣的歷史課真的能讓學生清楚認識並思考,歷史事件的脈絡嗎?還是只是濃縮填鴨式帶過知識片段,應付只有單一標準答案的選擇題考試?老實說,在念大學以前,我對於其他國家(甚至台灣)的歷史事件也都只是停留在一條一條背誦的標準答案: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在哪一年?同盟國有哪些? 很幸運地是,雖然我念的大學是在台灣,但系上的教育導向是以強調訓練獨立思考,而不是只追求標準答案,連考試也都是問答申辯題為主,而非單一的是非選擇題。因為填鴨式教育制度很容易演變成不重視獨立思考和同理心,只追求標準答案的狀況。
這也讓我想到有關台灣教育環境的另一個故事。前兩年還沒出國留學之前,當時我還在臺北101工作,那時社會上還有另一件吵著沸沸揚揚的太陽花學運。當時有一個和我非常要好的同事,非常熱血積極地參與學運的過程,雖然經常受到許多—在我們那個平均工作資歷十幾年以上的工作團隊—質疑挑戰的聲音。我非常佩服她的毅力,畢竟當時在團隊裡個個都是累到歪腰,下班了只想關機回家睡覺。我印象最深刻地是,那時資深同事們普遍反對的聲音是「那些小朋友不就是懶惰不想上課?」「學生是不是太天真,日子過太爽了是不是?」「那些小孩就是被政治操作下的玩偶啦!」。先撇開當時那些批評的人腳下踩著的土地,也是當年學生發起學運得來的不說,太陽花學運當時發起的,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,我心裡的問號是—都大學生了為什麼還算小孩?為什麼普遍社會期待對於那些—都已經18歲以上的成年人—看到的不是獨立思考的個體,不去仔細聆聽、溝通這群「人」所爭取的訴求?而是單方面地譴責「學生就應該好好在學校唸書」?而且後來看過學運計劃後,我也打從心底欽佩這些學生,怎麼可以這麼有組織性地和大學教授們配合,並共同計劃運作整個學運。我只後悔自己當時沒有積極參與。那時候我已經離大學畢業六年,工作上碰到的多是非常資深的管理階級主管或資深技術人才。然而當時我和同事經常碰到的疑惑是:為什麼都已經出社會N年的成年人了,不要說工作轉換跑道,就連要不要去面試一個新的工作機會也要先問過爸媽?這麼大了,難道自己不能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嗎?
將孩子看作獨立思考的個體這件事,在台灣普遍社會期待和教育似乎並不流行。經常聽到台灣爸媽分享的都是「誰誰誰家的小孩多乖多聽話,多孝順」、很少聽到父母讚揚「我家寶貝xx很有自己的想法、很獨立」。
在台灣,我一直覺得很奇妙地是,社會期待經常將擁有「學生」身份的人視為「孩子」,並且要求所謂的「孩子」全心全意專注在讀書這件事。普遍家長耳提面命「孩子」在大學之前不要談戀愛,或是「嬰阿郎有無嘴,專心讀書就好,在畢業以前都不要操心社會上的事或是參與政治活動」。但詭譎地是,這些前不久才被以「孩子」對待的人,突然一畢業或一就業之後,又瞬間被期待履行所謂「成人」的義務。在大多數人大學才開始接觸感情,或甚至沒機會接觸,四年一畢業就又立刻會被家長問「怎麼還沒男女朋友?」、「什麼時候才要結婚?」,長期被培養成「政治社會絕緣體」的「孩子」又要如何在一夕之間擁有投票權後,對社會政治現象有知有感?會不會太為難了?
以前小時候,不管是社會政治甚至發生在生活週邊的事,不乖老婆都很有意見,但經常被堵住的一句話就是「嬰阿郎有耳無嘴,是懂什麼」、「妳現在是幾歲啊?才高中生/大學生懂什麼?」不管過了多少年,這些話我始終忘不掉,你就知道這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。
因此,我也一直提醒自己,長大以後,或許可以不再天真,但要永遠記得保持純真,不要隨隨便便讓自己變老,輕易地跟生活妥協,或是變成會叫小孩閉嘴的「大人」。
在新聞上不管有什麼國際重大議題,就連發生在台灣本島的社會事件,台灣父母也是會告訴「孩子」好好讀你的書就好,除非是「這個考試可能會考喔!」這樣下來的惡性循環,也漸漸導致台灣新聞現在也只會連續放送聳動的畫面和標題,因為這樣才能稍微吸引對世界、對社會冷感的普遍大眾口味。如果我們一直把頭埋在沙子裡,不去在乎周遭世界發生了什麼事,如果我們繼續以 「我們只愛台灣」 跟 「學生只要乖乖讀書」的口號和心態繼續下去面對生活,要怎麼期待台灣社會更進步?要怎麼期待世界看到真正美好的台灣?別說在希望在世界舞台上有立足之地了,面對艱難國際處境時,又有誰會願意站在我們這邊?
#到底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台灣?#如果每個人都麻木冷感,教育環境跟制度永遠也不會改


This post first appeared on Buguai Aerial, please read the originial post: here

Share the post

【台灣教育】光復中學的納粹遊行事件能只怪"孩子"嗎?

×

Subscribe to Buguai Aerial

Get updates delivered right to your inbox!

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

×